上这堂辅导课之前,我们都对《鬼迷心窍》非常抗拒。可能因为没有接触微型小说的经验,其中难以捉摸的情节让我们感到非常茫然,不知道该从何分析。
老师问:“来,哪一组想要负责《春满乾坤》呢?”
我们这一组毫不犹豫地举手,极力争取负责《春满乾坤》的机会。
“是因为《春满乾坤》的故事比较生活化、比较通俗易懂吗?” 老师问。
“对啊!” 大伙儿用力点点头。
“好,那你们就做《鬼迷心窍》吧!”
“蛤?!”
有人说『快跑的未必能赢』 ,看来是真的啊。
在刚开始时,原以为《鬼迷心窍》只是一篇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我们很努力的尝试回答一些问题,想要借此挖掘故事的全貌:谁是“鬼”?文中的哪些是梦,哪些是真实的事件?二姑姑和吴叔叔究竟是活着,还是死了?为什么吴叔叔喜欢到海上漂流?为什么“我”要在故事结束时提醒二姑姑打伞?珍珠耳坠有什么意思?...... 然而,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都无法通过小说所提供的线索给出明确肯定的答案。反之,故事所制造的悬念给了我们许多自由联想和发挥的空间,相信这就是微型小说的困难和有趣之处吧!
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我们,在老师的引导之下,才开始对分析《鬼迷心窍》的方法有了一些头绪。首先,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场景展开分析:小说将其场景架设在墓园当中(实景),后来又将主要的场景切换到“梦里”,而“梦”是虚构的、非真实的(虚景),是与“现实”相互对立的;不仅如此,虚构的梦境中又有“回忆”的成分,“回忆”跟梦境一样是虚的、模糊的,但却是过去实实在在曾经发生过的事件。由此可见,小说的场景不断地在“现实”、“梦里”和“梦里的梦”以及“梦里的回忆”中来回跳跃转换,展现出了多层次的梦境。其次,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来对文本有更深一层的了解:从人物的言语和动作来看,可以二姑姑和吴叔叔是两个非常截然不同的人。前者一直在海边等待,后者却一直在海上漂流,两人无论在性格、观念上都有所对立,而这些对立面大大的影响了两人的遭遇和爱情。由此,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的描写,去分析小说人物爱情观的差异。
上了这堂课之后,我们了解到文学赏析可以是方方面面的,作为一个读者,我们当然可以自由地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和品味一个文本。然而,由于课时有限,教师在教文学课时必须要锁定一个分析重点,必须设定既明确又实际可行的教学目标,并通过清楚的引导性问题来帮助学生往特定的方向思考。
另外,虽然李宗盛的年代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久远,不过使用这首与小说同名的歌来引起动机,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呢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